
長十郎的座右銘,可以歸納為三個字:「邊個緊」!這三個字是至理明言,放諸四海而皆准。活學活用「邊個緊」哲學,對做人處事,大有裨益。
「邊個緊」哲學不是長十郎發明,十郎尊重知識產權,當然不會把別人的學說據為己有,欺世盜名。
發明「邊個緊」哲學的,是十郎的良師益友,姑且在此稱他做「松柏山人」。「邊個緊」是廣東俗語,意思是「誰最著緊」?凡事要權衡輕重,考慮點是這件事究竟是我著緊些,還是對方著緊些。假如是我著緊,沒有話說,自然是要遷就對方,就算蝕底也沒有辦法。反過來說,假使是對方比我著緊,則我理所當然是予取予攜,要風得風、要雨得雨!
國際外交談判廣泛應用「邊個緊」哲學。談判前,雙方各自設定底線,然後探討對方的底線,說到底,都是想知道「邊個緊」。掌握了「邊個緊」的一方,在談判卓上自當無往而不利。例如台灣與某非洲小國商討建交,非洲小國知道台灣著緊爭取獲得外交承認以換取國際空間,自然會獅子開大口向台灣索取巨額援助;這樣的談判,強弱分明,人家不殺你也沒有天理。
在一般的人際關係上,「邊個緊」哲學也大派用場。最簡單,為何男女雙方談戀愛,談到一個地步,有一方會向另一方提出結婚?因為有一方著緊了,想用一紙婚約把對方鎖定,又或是不慎有了孩子,要爭取名份。在這些情況下,假如對方完全不著緊,那著緊的一方將會敗得很慘,悲劇收場。如果最後是雙方共諧連理、皆大歡喜,則必定是另一方也頗著緊,認同這段婚姻,才會出現雙贏的局面。
「松柏山人」運用「邊個緊」哲學,曾經撞板!事緣某天他母親叫他到街市買南乳,「松柏山人」心想是你著緊買南乳,可不是我著緊買南乳,因此拒絕出去,並說:「邊個緊」。結果被母親痛罵一頓之後,還不是乖乖的去買南乳!其實這結果與「松柏山人」母親向他施加的壓力或暴力無關,歸根究底,是「松柏山人」當時年紀尚幼,雖然天姿聰穎,發明了「邊個緊」哲學,但在分析應用方面仍未透徹。他錯在單從南乳這個角度去衡量誰著緊,忽略了他是在母親庇蔭之下的大環境,便貿然與母親攤牌!若非「松柏山人」的母親慈愛,他不但沒有南乳吃(他不著緊),連飯也沒有得吃(他著緊),甚至家也沒有得住(他最著緊)。明白了這個道理,就會更欣賞「邊個緊」哲學。
「邊個緊」哲學是大智慧,其妙用罄竹難書,留待讀者領略,並發揚光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