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4日星期四

八十後



自從反高鐵事件之後,香港人的熱門話題離不開八十後。「八十後」是國內用語,泛指1980年至1989年出生的一代。

八十後之所以讓港人震驚,特別是讓香港政府震驚,是基於其行為的不確定性,往往使整個社會被他們牽著鼻子走。八十後嶄露頭角,起於天星碼頭的遷拆事件,當時政府已就遷拆諮詢區議會及立法會,並獲兩會支持,突然八十後(當時尚未有這個名稱,反對人士中也有不少並非八十後)走出來以「破壞集體記憶」為理由反對遷拆,並包括鄰近的皇后碼頭。由於反對聲音來勢凶凶,加上傳媒推波助瀾,政客紛紛打倒昨日的我,使政府一頭煙,好不容易才過關,這是八十後小試啼聲。

八十後第二次發功,是灣仔的「囍帖街」重建事件,也鬧出了滿城風雨。但值得注意的,是這兩宗事都並不是由八十後主導,而是有份參與,八十後真正發威,是「反高鐵事件」。

反高鐵事件中,八十後支持菜園村部份人士不遷不拆的立場,包圍立法會,並甚具創意地發明「苦行」等新招,一眾議員又立即發揮抽水本色,撥款一拖再拖,政府為求目的,不擇手段,飲鴆止渴,為未來基建發展立下不少壞的先例。


不過把八十後簡單化,以為所有八十後都是反高鐵,並不公平。事實上大多數八十後和大多數香港人一樣,都對政治冷感,他們都希望置業,但面對高企的樓價和社會上越來越少的晉升機會,感到力不從心,有部份八十後滿懷理想和價值觀,在感到無助的環境下,作出過激的行為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
上文說過這群八十後搞到政府一頭煙,在於他們的不確定性,他們不認同傳統的諮詢架構,亦十分堅持自己的價值觀,絕不讓步,因此要和他們達致某些諒解,所謂「一人行一步」,非常困難,加上你永不知他們日後對甚麼議題有意見(可能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),因此如何和八十後溝通,是當前的社會問題。

八十後問題不但困擾政府,連黑社會也面對八十後的問題。據悉部份的黑社會八十後視義氣如無物,隨時供出同黨,又無心上位,通宵代客泊車覺得很辛苦,劈友遲到或甩底,賣丸仔自己也食一份,總之是「唔知想點」,面對這些黑白二道的八十後,十郎笑唔出。